办公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办公柜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书画收藏鉴赏全攻略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7:35:18 阅读: 来源:办公柜厂家

鉴定篇

看十次不如临一次

书画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也是非常艰苦的脑力活动。清代画家龚贤说一百个画家中才能出一个鉴定书画专家。由此可见鉴定书画之难了。但是,书画鉴定也不是无门而入的。只要经过长期实践,这个门还是可以攻破的。

这里先谈谈书法的鉴定。中国的书法分为真、草、隶、篆。在进行书法鉴定的时侯,首先要对历代字体的演变过程有所了解。现代著名鉴定家徐邦达先生在其所著的《古代书画鉴定概论》一书中对各种字体的特点,有过精彩的分析,大家可以找来此书作为入门之用。其次,对笔、墨、纸张等书写工具在历代的使用情况,也要有所了解。现在通行的中国书画材料史有数种,都可以作为参考。这些材料学方面的知识看似和鉴定一张书画的关系不大,其实对书画鉴定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试举一例,宋代的大幅画作都是双拼绢或者是三拼绢,因为那时的工艺水平有限,织不出大幅的绢,只有用拼接的方法。很多作伪者将明代宫廷画家所绘的山水画添上宋人的款,冒充宋人的作品。我们在鉴定时,只要从书画材料学上就能看出问题来。再举一例,现在用长锋羊毫写字是很普遍的事情。但是在书法史上,直到清朝中期书法家们才逐渐用羊毫写字。此前皆是用硬毫笔写字的,特别是在写信札时。如果我们看到一张宋代米芾的信札是用羊毫写的,这就要打一个问号了。熟练的掌握中国书画材料史,对我们进行书画鉴定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一般书画收藏爱好者中,对此重视者并不多,故在这里特别提一下。

在书画鉴定中,对印章的鉴别也是很重要的。印章所使用的文字主要是篆书,如果不能准确地识篆是无法进行印章识别的。所以,我在各种场合中说过学点古文字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书画家用印,历代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宋人书法中多不押印,到了元代书法作品中用印才多了起来。像赵子昂这样的大家还自己动手刻印。明清之后书画上已普遍用印了。从印油的使用上看,宋元人是用水与蜜调和起来的水蜜印,而明代之后则用油印。这两种印油反映在纸绢上是完全不同的,水蜜印发淡黄色,而油印则有油质感。在书画鉴定时,印章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代制版印虽然很发达,可是与石印相比还是大有不同。需要仔细对比才能发现二者间的区别。上海博物馆所编辑的《古代书画家印鉴款识》是部很重要的工具书,有志于书画鉴定的人案头是不可不备此书。

中国画的鉴定较之于书法更加复杂一些。历代画家众多,画派林立。很多初入门的朋友会感到无所适从。我认为在学习之初就应该有明确的方向,这就是从每一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派和画家入手为宜。抓住了大画家的风格特点,面貌形成的规律,就很容易把握住同时期的二流、三流画家作品的风格面貌。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风气,能够对开风气者的绘画特点有研究,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明代山水画的鉴定中,我主要是研究吴门派的开创者沈周和淞江派的开创者董其昌。对他们画风的形成和作伪、代笔的情况写有大量的笔记。有这些基础再看唐寅、文征明等人的作品就很容易。因为唐、文皆是沈的学生,他们的画风中有很多沈周的影子。很多人认为这些大名家的作品存世真迹少,民间不可能碰到,将精力用到对一些小名头的研究上,认为这些冷名头作伪的概率小。可是小名头往往风格特点不强,彼此之间联系不多。花了很多时间只能掌握个别画家的风格特点,而不能把握住大时代的画风走向,事倍而功半得不偿失。

中国画最核心的问题是笔墨,一个画家有一个画家的笔墨特征。很多造假者用拷贝的方法将原作勾描下来,也不能取得和原作相似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你形体上是一模一样了,可是笔墨不对。怎样才能对笔墨熟悉起来呢?这就要说到书法了,书画同源,八法通于六法。有看书法的基础再看画就容易一些。有人说书法要高于绘画,书法是九重天,我看是很有道理的。

我平时在对一家画风进行研究时,往往也下一番临摹的功夫。看十次不如临一次来得印象深入。这是老一代鉴定家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一个有丰富的书画实践经验的人是比较容易成为书画鉴定家的。近代的张大千、吴湖帆都是书画家而兼鉴定家的。希望爱好书画收藏的朋友们,都能主动地练练笔,而不只是会欣赏而已。

造假篇

书画造假中

一是代笔,所谓的代笔是在书画家本人知道的情况下,由其他人代为创作。主要的原因是求书画者多,无法一一满足只好请人代笔,如董其昌、金农就是这样。还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作画,只有找人代笔,如王时敏,他晚年右臂病废,大幅山水多由其子王撰代笔。二是摹本,摹本是将纸绢放在原作上勾摹,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神龙本《兰亭序》就是唐人的摹本。前段时间嘉德拍卖公司拍出3亿多元高价的王羲之《平安帖》也是个摹本。三是临,临是对着原作进行复制。这是学习传统书画最常用的方法,在传世书画中如三稀堂法帖之一的王献之《中秋帖》就是宋代米芾的临本。四是造,造就是根据书家、画家的笔意,进行摹拟式的仿造。这种造出来的书画,如果造假者的功夫深厚,在鉴定时就非常困难。近代张大千是这方面的高手,他造的石涛、八大的书画,就功力而言已经很接近。很多鉴定家都看走了眼,其原因就在于此。

投资篇

书画投资应具四种能力

书画投资者应当具备财力、眼力、体力、魄力这四种能力,只有具备者才能游刃有余。其中眼力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要培育出好的眼力,需要有师、友的帮助。单靠一个自学是很难突飞猛进的。有的人搞书画鉴定几十年水平还是一般般,就是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周围结交的都是欣赏水平很差的朋友。我院的陆建芳所长经常说,搞鉴定首先要进入一个好的圈子。只有进入一个好圈子才能少走弯路。他虽然说的是玉器鉴定,但对书画鉴定也是适用的。我自幼在书画鉴定上就得到徐邦达、钟银兰、尹光华等前辈的指教,才少走了很多弯路。

我们在选择一张书画时“真、精、新”这三个标准是不能违背的。真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多说了。精就是书画家一生的精品,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不是一般的应酬之作。张大千的《爱痕湖》创造了1.6亿的天价。是不是所有传世的张大千的作品都能够拍到这个价呢?实际上,他早年的山水画,三方尺的也就在50万左右,达不到这样高的价位。其原因就在于《爱痕湖》是他晚年泼彩山水的代表作。新就是品相要好,现当代书画通常情况下保存的都还可以。古代书画品相好的就很少了。同样一张真的石涛山水,品相好的和满是裂痕的在价格上就要差上三分之一。

书画投资的关键是投资,你有多大的财力就买多大的东西。不能够盲目地求名家名作,超过自己财力去买东西。其结果是很危险的,我在近20年书画鉴定生涯中,看到过不少这样的悲剧。希望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

热点篇

当前书画市场全线飘红

2010年的书画市场可以说是全线飘红,一浪高过一浪。有人说中国书画市场的亿元时代已经到来。而我则认为中国艺术市场五年之内肯定会出现超过十亿的拍品出现。近十年来的艺术市场都是好字卖不过烂画,书法的价格一直上不去。而2010年则是书法与绘画同样吸引人们的眼球。其中最为我们所关注的是黄庭坚《砥柱铭》与王羲之草书《平安帖》。这两个帖我都上手看过。我认为《砥柱铭》不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但是宋四家的作品存世太少,卖出这个价位不奇怪。成交额 4.368亿不仅打破了2009年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亿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而且远远超过五年前“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英国伦敦创下的2.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世界纪录。江苏号称文物大省,馆藏文物中却没有一件黄庭坚的书法,可见其珍贵程度。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在传世的王羲之摹本中,年份还说不上长。我同意一些专家的意见,应该是南宋时期的摹本,而且摹得不太精彩,远远不如唐摹《兰亭序》。该帖上的宋高宗赵构签条也不是真迹。但此帖确经乾隆两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这个帖仅41字,相当于每个字值700多万元,可以说是天价了。我认为在海内外藏家手上肯定还有比《平安帖》更加精彩的书法作品。这个天价会鼓励他们拿出更好的藏品来进入市场,价高可照远货嘛。

最近创天价的古代绘画则有《汉宫秋图》,曾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帝非常看重这件作品。市场对有著录作品和古代宫廷绘画的青睐,证明当前的藏家群体还不是很专业,过分看中皇家收藏。很多没有经皇家收藏的古代名画价格还没有上来,这里面存在着很大的商机。等十年之后,大家的鉴定水平都提高了,目前市场上价格平平的古代书画将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再如嘉德上拍的陈栝《情韵墨花》,是乾隆十分喜爱的明代作品,乾隆自书诗十首,前后钤盖印章30余方,可见珍爱至极。陈栝是中国绘画史上开宗立派人物陈道复之子,因英年早逝传世作品较少。清朝皇宫收藏录《石渠宝笈续编》共著录十件作品,便包括这件。像陈栝这样明代的二流名头都能卖出天价,可见收藏家们的眼光近来是有所扩大。很多二、三流的名家都将会有不俗的表现。

近现代书画中有三件作品可以提及:徐悲鸿的《巴人汲水图》拍出1.71亿,不仅刷新徐悲鸿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并打破刚刚由李可染《长征》创造的拍卖纪录,同时创下新中国绘画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李可染水墨画《长征》作于1959年,是李可染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以毛泽东诗词进行的大型创作初稿,是新中国美术史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张大千巨幅绢本泼彩《爱痕湖》与张大千平生巨构《长江万里图》同创作于1968年。这件作品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也创出张大千个人作品成交新纪录。

折射仪

食品纳米粉碎机价格

粘度指数改进剂价格

水箱液位控制器价格